(3) | 1. 下列有關憲法本文之敘述何者為誤? (2655) |
| (1) | 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 |
| (2) |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
| (3) | 中華民國各民族、縣市與政黨一律平等 |
| (4) |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 |
| | |
(4) | 2.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於下列那一種情形,直轄市議會不得召集臨時會? (2656) |
| (1) | 直轄市議長請求 |
| (2) | 直轄市市長請求 |
| (3) | 直轄市政府移送覆議案 |
| (4) | 議員四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
| | |
(3) | 3. 縣與縣之間的交通事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應如何處理? (2657) |
| (1) | 由中央立法規範之 |
| (2) | 由省制定單行法規規範之 |
| (3) | 得由有關各縣共同辦理 |
| (4) | 由縣制定單行法規規範之 |
| | |
(1) | 4. 下列何者非屬地方自治團體? (2658) |
| (1) | 台北市中山區 |
| (2) | 高雄縣 |
| (3) | 三重市 |
| (4) | 新竹市 |
| | |
(4) | 5. 下列何者不得主張言論免責權? (2659) |
| (1) | 直轄市議員 |
| (2) | 縣議員 |
| (3) | 鄉民代表 |
| (4) | 縣市長 |
| | |
(2) | 6. 縣(市)長停職時,由何人代理? (2660) |
| (1) | 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 |
| (2) | 由副縣(市)長代理 |
| (3) | 由縣(市)議會議長代理 |
| (4) | 由秘書長代理 |
| | |
(1) | 7. 台北市訂定之自治條例若牴觸憲法而無效者,應由下列何者予以函告無效? (2661) |
| (1) | 行政院 |
| (2) | 立法院 |
| (3) | 中央各該主管機關 |
| (4) | 內政部 |
| | |
(4) | 8. 現行省政府主席,如何產生? (2662) |
| (1) | 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
| (2) | 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後任命 |
| (3) | 由總統提名,經國民大會同意後任命 |
| (4) | 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 | |
(2) | 9.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市議會之議決案,如延不執行時,高雄市議會得如何處理? (2663) |
| (1) | 對市長提出不信任案 |
| (2) | 請市政府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邀集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
| (3) | 請市政府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立法院邀集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
| (4) | 請市政府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司法院邀集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
| | |
(4) | 10. 下列何者並非國家所實施之社會保險制度? (2664) |
| (1) | 全民健康保險 |
| (2) | 公教人員保險 |
| (3) | 勞工保險 |
| (4) | 人壽保險 |
| | |
(1) | 11. 依據憲法第137 條第2 項之規定,國防之組織,應如何定之? (2665) |
| (1) | 以法律定之 |
| (2) | 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
| (3) | 由總統基於三軍統帥權自行定之 |
| (4) | 由總統委交參謀總長及國防部部長共同發布命令定之 |
| | |
(4) | 12. 憲法第164 條關於教科文預算之下限問題,其中所謂的「預算總額」,依據司法院大法官之解釋,不包括: (2666) |
| (1) | 經常費預算 |
| (2) | 擴充預算 |
| (3) | 補助預算 |
| (4) | 特別預算 |
| | |
(2) | 13.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80 號之見解,憲法本文有關扶植自耕農及改良農民生活之基本國策,均係為何而制定? (2667) |
| (1) | 保障財產權 |
| (2) | 合理分配農業資源 |
| (3) | 保障締約自由 |
| (4) | 保障工作權 |
| | |
(4) | 14. 下列何項是民主立憲主義的國家未必規定於憲法的條文中? (2668) |
| (1) | 主權的歸屬 |
| (2) | 統治組織與權力作用 |
| (3) | 國家與國民的關係 |
| (4) | 基本的政策 |
| | |
(2) | 15. 憲法之修改若涉及憲法整體規範秩序之變更,則將造成: (2669) |
| (1) | 憲法之成長 |
| (2) | 憲法之破毀 |
| (3) | 憲政之建立 |
| (4) | 憲法之凍結 |
| | |
(1) | 16. 下列何者並非基本人權保障之理念? (2670) |
| (1) | 在人權體系內,任何人權的保障都應該是絕對,不可限制的 |
| (2) | 精神自由中,思想自由的行使,因不會侵害他人的人權,因此不須予以限制或調整 |
| (3) | 毀損他人名譽,否定他人人性尊嚴之言論,並非言論自由保障的範圍 |
| (4) | 為保障社會上的經濟弱勢者,國家可以對國民之所得採用累進課稅,以實現福利國之理念 |
| | |
(4) | 17. 我國現行憲法,對人民課予以下何種義務?1.依法律服兵役 2.依法律納稅 3.受國民教育 (2671) |
| (1) | 12 |
| (2) | 23 |
| (3) | 13 |
| (4) | 123 |
| | |
(1) | 18. 法律限制之範圍若不明確,則可能產生「寒蟬效應」之自由權為: (2672) |
| (1) | 言論自由 |
| (2) | 居住自由 |
| (3) | 營業自由 |
| (4) | 人身自由 |
| | |
(3) | 19. 我國憲法第七條所規定的平等原則,指的是: (2673) |
| (1) | 國家對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一律不得為差別待遇 |
| (2) | 國家對於任何福利資源皆不得為限定性之分配 |
| (3) | 國家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差別待遇 |
| (4) | 社會福利得以受益人職位作為決定給付額度之唯一依據 |
| | |
(1) | 20. 人民有集會遊行的自由,下列何者為應受憲法保障的範圍? (2674) |
| (1) | 和平、不攜帶武器的集會遊行 |
| (2) | 為防衛警察施暴,而攜帶自衛性木棍參加遊行 |
| (3) | 於遊行中群情激憤,合力燒警車毀損公物常不能避免 |
| (4) | 主張司法不公,聚眾遊行,包圍法院,辱罵司法人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