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以國家主權的觀點來看,中華民國是一個: (3137) |
| (1) | 單一國 |
| (2) | 聯邦國 |
| (3) | 邦聯 |
| (4) | 均權國 |
| | |
(3) | 2.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省主席之任命程序為何? (3138) |
| (1) | 行政院院長提名,立法院同意任命 |
| (2) | 行政院院長提名,國民大會同意任命 |
| (3) | 行政院院長提名,總統同意任命 |
| (4) | 行政院院長提名,監察院同意任命 |
| | |
(1) | 3.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七號解釋,有關地方自治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3139) |
| (1) | 地方自治團體在受憲法及法律規範之前提下,享有自主組織權及對自治事項制定規章並執行之權限 |
| (2) | 地方自治團體及其所屬機關之組織,應由地方立法機關依其自由意志加以規定 |
| (3) | 地方自治團體認為上級監督機關監督處分有損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之情事,仍不能進行行政訴訟 |
| (4) | 地方自治團體認為上級監督機關監督處分所依據之法律違憲,亦無從提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
| | |
(2) | 4. 直轄市市長死亡,而所留任期為一年十個月時應如何處理? (3140) |
| (1) | 由副市長代理至任期屆滿 |
| (2) | 由行政院派員代理至任期屆滿 |
| (3) | 由人民補選之 |
| (4) | 由行政院院長兼代 |
| | |
(3) | 5. 高雄市政府對高雄市議會裁撤市政府新聞處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則應於議決案送達市政府幾日內,向高雄市議會提出覆議? (3141) |
| (1) | 十五日 |
| (2) | 二十日 |
| (3) | 三十日 |
| (4) | 四十日 |
| | |
(1) | 6.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直轄市市長不得隨意任免的一級機關首長,為下列何者? (3142) |
| (1) | 警察局局長 |
| (2) | 新聞處處長 |
| (3) | 文化局局長 |
| (4) | 環保局局長 |
| | |
(2) | 7. 縣政府之總預算案縣議會未於法定期限完成審議時,應由何機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之? (3143) |
| (1) | 行政院 |
| (2) | 內政部 |
| (3) | 縣政府 |
| (4) | 立法院 |
| | |
(1) | 8.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縣與鄉(鎮、市)間之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應如何處理? (3144) |
| (1) | 由內政部會同各中央主管機關解決之 |
| (2) | 由內政部解決之 |
| (3) | 由內政部報行政院解決之 |
| (4) | 由立法院議決之 |
| | |
(2) | 9. 下列何者為地方自治團體? (3145) |
| (1) | 台灣省 |
| (2) | 台北市 |
| (3) | 農田水利會 |
| (4) | 行政機關之派出機關 |
| | |
(4) | 10. 依憲法旨趣,下列何者關於國防基本國策之描述非屬正確? (3146) |
| (1) | 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
| (2) | 軍隊不得作為黨派及個人政爭之工具 |
| (3) | 軍人應嚴守政治中立 |
| (4) | 採軍政、軍令二元化制度 |
| | |
(3) | 11.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 (3147) |
| (1) | 不成文憲法 |
| (2) | 欽定憲法 |
| (3) | 剛性憲法 |
| (4) | 象徵性憲法 |
| | |
(2) | 12. 國民大會於第五次修憲時延長自己任期,而遭司法院大法官以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謂其違反: (3148) |
| (1) | 服公職平等原則 |
| (2) | 民意代表定期改選原則 |
| (3) | 憲法忠誠原則 |
| (4) | 人權保障原則 |
| | |
(1) | 13. 英國是憲法母國,卻沒有: (3149) |
| (1) | 形式意義憲法 |
| (2) | 實質意義憲法 |
| (3) | 現代意義憲法 |
| (4) | 固有意義憲法 |
| | |
(3) | 14.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150) |
| (1) | 憲法條文及內容並無限制,如何規定都可以 |
| (2) | 只要憲法制定權者四分之三同意,即可廢除言論思想自由之保障 |
| (3) | 制定憲法的權力,也應受到自然法及憲法基本原理的拘束 |
| (4) | 制定憲法的權力,取得人民過半數同意,即可否決 |
| | |
(1) | 15. 近代立憲主義的人權保障,主要是以何種權利為核心,而後逐漸成長與擴充? (3151) |
| (1) | 自由權 |
| (2) | 受益權 |
| (3) | 社會權 |
| (4) | 參政權 |
| | |
(3) | 16. 下列何者之言論自由受到較多之限制? (3152) |
| (1) | 新聞記者 |
| (2) | 立法委員 |
| (3) | 公務員 |
| (4) | 大學教授 |
| | |
(4) | 17.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號解釋,何者非宗教自由之範圍? (3153) |
| (1) | 不信仰宗教之自由 |
| (2) | 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 |
| (3) | 不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 |
| (4) | 對特定宗教加以獎勵 |
| | |
(1) | 18. 依現行法規定,因追蹤現行犯而須進入他人民宅搜索,才能加以逮捕時,下列有關「居住自由」之敘述何者正確? (3154) |
| (1) | 司法警察有事實足認現行犯確實在內,得逕行進入,並不侵犯居住自由權 |
| (2) | 司法警察須向上級長官報告後,始得進入,否則侵犯居住自由權 |
| (3) | 司法警察須取得檢察官之搜索票後,始得進入,否則侵犯居住自由權 |
| (4) | 祇要有事實足認現行犯在內,私人亦可逕行進入,且不侵犯居住自由權 |
| | |
(3) | 19. 人民得自由集合於一地點,以演講方式,表示其思想或知識,或以辯論形式交換其思想與知識者,稱為: (3155) |
| (1) | 言論自由 |
| (2) | 著作自由 |
| (3) | 集會自由 |
| (4) | 講學自由 |
| | |
(1) | 20. 外國人依法不得享有下列何種基本權利? (3156) |
| (1) | 服公職權 |
| (2) | 宗教信仰自由 |
| (3) | 訴訟權 |
| (4) | 集會自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