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 憲法本文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規定中,首先規定之人權為: (3238) |
| (1) | 人身自由 |
| (2) | 不受軍事審判 |
| (3) | 平等權 |
| (4) | 表現自由 |
| | |
(4) | 2. 關於平等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3239) |
| (1) | 平等權僅指形式平等 |
| (2) | 我國認為憲法平等權之保障對象僅限於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民 |
| (3) | 平等權要求國家不可以做任何差別待遇 |
| (4) |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認為憲法上的平等權是指人民法律上地位的實質平等 |
| | |
(3) | 3. 依據憲法本文規定,人民除因現行犯而受逮捕之外,逮捕者之身分應為: (3240) |
| (1) | 非司法機關 |
| (2) | 非警察機關 |
| (3) | 司法或警察機關 |
| (4) | 監察院 |
| | |
(2) | 4.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時,可聲請該管法院向逮捕機關: (3241) |
| (1) | 拘提 |
| (2) | 提審 |
| (3) | 搜索 |
| (4) | 拘禁 |
| | |
(1) | 5. 我國人民只要有前往其他國家的有效簽證,就可以隨時到國外旅行,這是基於憲法對於人民的那種人權保障之結果? (3242) |
| (1) | 居住遷徙自由 |
| (2) | 言論出版自由 |
| (3) | 集會結社自由 |
| (4) | 宗教信仰自由 |
| | |
(3) | 6. 依憲法第八十六條之規定,下列何種資格不須經考試院考選部銓定之? (3243) |
| (1) | 專門職業人員執業資格 |
| (2) | 公務人員任用資格 |
| (3) | 約聘人員聘用資格 |
| (4) | 技術人員執業資格 |
| | |
(4) | 7. 下列何者非屬講學自由的保護範圍? (3244) |
| (1) | 教學自由 |
| (2) | 研究自由 |
| (3) | 大學自治 |
| (4) | 營業自由 |
| | |
(3) | 8.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3245) |
| (1) | 人民有參與或不參與宗教活動的自由 |
| (2) | 國家不得對特定的宗教加以禁止 |
| (3) | 人民得因信仰宗教而拒絕服兵役 |
| (4) | 國家不得對人民特定的宗教信仰給予優待 |
| | |
(1) | 9. 下列有關宗教自由之敘述何者正確? (3246) |
| (1) | 只保障不受國家宗教迫害之自由,不包括請求國家資助宗教之權利 |
| (2) | 只保障信仰宗教之自由,不包括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 |
| (3) | 只保障擁有宗教之自由,不包括創立宗教之自由 |
| (4) | 只保障信仰宗教之自由,不包括不信仰宗教之自由 |
| | |
(2) | 10. 下列何種基本權利,同時為憲法本文平等權規定所提五種平等情形之一? (3247) |
| (1) | 工作 |
| (2) | 宗教 |
| (3) | 講學 |
| (4) | 集會 |
| | |
(1) | 11.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五號之解釋,「明顯而立即危險」之事實狀態存在與否,是用來判斷下列何種權利是否須加以調整的原則之一? (3248) |
| (1) | 集會自由 |
| (2) | 工作權 |
| (3) | 宗教自由 |
| (4) | 生存自由 |
| | |
(1) | 12.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四○號解釋,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公權力致人民財產遭受損失,若超過社會責任所應忍受之範圍,形成個人之何種狀況,國家應給予合理補償? (3249) |
| (1) | 特別犧牲者 |
| (2) | 一般犧牲者 |
| (3) | 普通犧牲者 |
| (4) | 常態犧牲者 |
| | |
(3) | 13.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非憲法保障工作權之說明? (3250) |
| (1) | 人民為謀生職業之正當工作,均應受國家之保障 |
| (2) | 人民具有選擇一定營業為其職業之自由 |
| (3) | 職業選擇之自由,並不包括選擇營業對象之自由 |
| (4) | 人民具有選擇職業範圍與工作方法之自由 |
| | |
(2) | 14.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不違反訴願、訴訟權之保障? (3251) |
| (1) | 兵役體位之判定,役男不得提起訴訟 |
| (2) | 選舉訴訟採二審終結,不得提起再審 |
| (3) | 公務人員辦理退休,請領服務年資證明未果,不得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
| (4) | 警察機關認定流氓並予告誡之處分,不得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
| | |
(3) | 15. 依據憲法規定何者是國民的義務? (3252) |
| (1) | 讀幼稚園 |
| (2) | 參加大學聯考 |
| (3) | 納稅 |
| (4) | 當職業軍人 |
| | |
(1) | 16. 所謂租稅法律主義的主要內涵,並不包括下列何者? (3253) |
| (1) | 只須法律明文規定,即使造成過重的負擔,亦無不可 |
| (2) | 稅之內容及徵收目的,應以法律明文規定 |
| (3) | 課稅的對象、標準、稅率等必須明文規定 |
| (4) | 有關罰則及處分規定應以法律明文規定 |
| | |
(3) | 17. 下列何者未違反男女平等原則? (3254) |
| (1) | 只有男子須扶養子女 |
| (2) | 只有男子有繼承權 |
| (3) | 只有男子須服兵役 |
| (4) | 只有男子有投票權 |
| | |
(4) | 18. 下列何者為憲法本文第二章明文規定之權利? (3255) |
| (1) | 衛生福利請求權 |
| (2) | 資訊公開請求權 |
| (3) | 徵收補償請求權 |
| (4) | 國家賠償請求權 |
| | |
(3) | 19. 依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幾歲,有依法選舉之權? (3256) |
| (1) | 十八歲 |
| (2) | 十七歲 |
| (3) | 二十歲 |
| (4) | 十九歲 |
| | |
(4) | 20. 關於議會選舉制度,學理上所謂小選舉區或單一選區是指每一選舉區可選出多少議員? (3257) |
| (1) | 二名 |
| (2) | 最多二名 |
| (3) | 至少二名 |
| (4) | 一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