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七一號解釋謂:「憲法之效力既高於法律,法官有優先遵守之義務。」明示何種理論? (3378) |
| (1) | 權力分立 |
| (2) | 法位階 |
| (3) | 比例原則 |
| (4) | 信賴保護 |
| | |
(4) | 2. 憲法及增修條文所規定之社會安全制度不包括: (3379) |
| (1) | 社會救助制度 |
| (2) | 社會保險制度 |
| (3) | 勞工保護制度 |
| (4) | 知識經濟制度 |
| | |
(4) | 3. 關於特別權力關係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3380) |
| (1) | 對學生所為之退學處分,應許學生有司法救濟管道 |
| (2) | 公權力措施如影響軍人身分的存續,應許軍人有司法救濟管道 |
| (3) | 公務人員對審定的級俸如有爭執,應許其有司法救濟管道 |
| (4) | 處於特別權力關係之人,與一般人民並無不同 |
| | |
(1) | 4. 任何人在有罪判決確定之前,都應當做是無罪的原則稱為: (3381) |
| (1) | 無罪推定原則 |
| (2) | 法律保留原則 |
| (3) | 判決確定原則 |
| (4) | 有罪限定原則 |
| | |
(3) | 5. 下列何者最早被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認為「相當於法律或命令」,而得作為違憲審查之對象? (3382) |
| (1) | 民庭總會決議 |
| (2) | 案例 |
| (3) | 判例 |
| (4) | 行政法院庭長暨評事聯席會議決議 |
| | |
(2) | 6. 下列何者非屬憲法第七條關於平等原則所列舉之事項? (3383) |
| (1) | 男女 |
| (2) | 老少 |
| (3) | 種族 |
| (4) | 階級 |
| | |
(1) | 7. 憲法所規定之平等應屬: (3384) |
| (1) | 相對平等 |
| (2) | 形式平等 |
| (3) | 機械平等 |
| (4) | 不法平等 |
| | |
(3) | 8. 憲法第八條所規定之人身自由的保護,係透過下列何種制度加以實現? (3385) |
| (1) | 租稅法定主義 |
| (2) | 軍事審判 |
| (3) | 提審制度 |
| (4) | 冤獄賠償制度 |
| | |
(3) | 9. 以下關於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九二號解釋之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386) |
| (1) | 憲法第八條第一項之司法機關,不包括檢察機關 |
| (2) | 檢察機關得對犯罪嫌疑人逮捕拘禁審問處罰 |
| (3) | 檢察官羈押被告是違憲的 |
| (4) | 聲請提審之要件,包括「非法逮捕拘禁」 |
| | |
(3) |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三六號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3387) |
| (1) | 軍事審判機關對於軍人之犯罪有專屬之審判權 |
| (2) | 軍人因身分特殊,故軍事審判縱使不符合正當法律程序的最低要求,亦不違憲 |
| (3) | 規定軍事審判程序的法律,若涉及軍人權利之限制者,應遵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 |
| (4) | 軍人除非經終審軍事審判機關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者,否則不得再向普通法院請求救濟 |
| | |
(4) | 11.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五八號解釋,中華民國國民是否當然享有入境返國權利,係以何種因素作為區別準據? (3388) |
| (1) | 出生地是否在台灣地區 |
| (2) | 是否曾於台灣地區定居 |
| (3) | 是否同時具備有外國國籍 |
| (4) | 是否曾於台灣地區設有戶籍 |
| | |
(2) | 12. 旅行之自由,最接近於下列何種基本權利? (3389) |
| (1) | 人身自由 |
| (2) | 遷徙自由 |
| (3) | 集會自由 |
| (4) | 工作自由 |
| | |
(3) | 13. 憲法第十一條關於講學自由之規定,係對學術自由之: (3390) |
| (1) | 指針性保障 |
| (2) | 宣示性保障 |
| (3) | 制度性保障 |
| (4) | 指標性保障 |
| | |
(3) | 14. 試問藥物廣告之性質與限制可能性為何? (3391) |
| (1) | 涉及人格權之保障 |
| (2) | 屬於不受言論自由保障之商業意見表達 |
| (3) | 藥物廣告因與國民健康有重大關係,應受較嚴格之規範 |
| (4) | 規定藥物廣告應於刊播前申請核准,牴觸憲法保障人民權利意旨 |
| | |
(4) | 15. 就我國憲法所保障的自由與權利而言,下列的敘述何者正確? (3392) |
| (1) | 憲法所保障之自由與權利以憲法明文列舉者為限 |
| (2) | 結婚自由不受憲法的保障 |
| (3) | 憲法第二十一條保障受大學教育的權利 |
| (4) | 契約自由受憲法的保障 |
| | |
(2) | 16. 除非有急迫之危險或依據法定程序,大學得拒絕警察進入校園,為何種基本權利的表現? (3393) |
| (1) | 人身自由之保護 |
| (2) | 大學自治之保障 |
| (3) | 住宅自由之保障 |
| (4) | 集會自由之保障 |
| | |
(2) | 17. 下列何者不是給予學者與研究者學術自由保障的理由? (3394) |
| (1) | 知識學問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成果,必須特別慎重處理 |
| (2) | 新發現、新理論與新見解較不易遭受反對或壓迫 |
| (3) | 學問具有超越現狀的使命,必須充分開放 |
| (4) | 學者與研究者是長期培養的專家,必須特別尊重其獨立性 |
| | |
(3) | 18. 下列何者非資訊公開請求權適用的對象? (3395) |
| (1) | 非機密之外交事項 |
| (2) | 財政支出 |
| (3) | 個人隱私 |
| (4) | 社會福利 |
| | |
(1) | 19. 下列有關秘密通訊自由保障範圍的敘述何者正確? (3396) |
| (1) | 已公開之通訊,不在保障範圍內 |
| (2) | 發出前與對方收到後之通訊不在保障範圍內 |
| (3) | 未行諸於文字的通訊不在保障範圍內 |
| (4) | 無線電信之通訊不在保障範圍內 |
| | |
(4) | 20. 國家所為之下列何種行為已違反政教分離原則? (3397) |
| (1) | 禁止公立學校從事宗教教育 |
| (2) | 禁止宗教團體行使政治權力 |
| (3) | 所有人民團體,也包括宗教團體之用地免徵地價稅 |
| (4) | 公立學校設置教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