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下列何者不屬於該號解釋所稱表現自由之範疇? (3398) |
| (1) | 集會自由 |
| (2) | 言論自由 |
| (3) | 宗教自由 |
| (4) | 出版自由 |
| | |
(4) | 2.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有關憲法保障人民集會自由之說明錯誤? (3399) |
| (1) | 集會自由屬於表現自由之範疇 |
| (2) | 國家應提供適當之場所,並保護集會之安全,使其得以順利進行 |
| (3) | 為實施民主政治重要之基本人權 |
| (4) | 不論室內或室外集會均需經過主管機關許可 |
| | |
(3) | 3. 選擇職業的自由、營業的自由係屬下列何種權利之保障? (3400) |
| (1) | 居住自由權 |
| (2) | 遷徙自由權 |
| (3) | 經濟自由權 |
| (4) | 人身自由權 |
| | |
(4) | 4. 我國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主要目的不在於: (3401) |
| (1) | 確保個人私有財產 |
| (2) | 避免遭受公權力或第三人之侵害 |
| (3) | 實現個人自由及人格發展 |
| (4) | 確保公共利益 |
| | |
(1) | 5. 下列四種關係生存權的問題,何者涉及生存權之「受益權」的內容? (3402) |
| (1) | 國家應保障人民可以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 |
| (2) | 廢止死刑的問題 |
| (3) | 墮胎合法化的問題 |
| (4) | 許可安樂死的問題 |
| | |
(3) | 6.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一二號解釋,立法機關不需要衡量下列何者,以決定訴訟救濟應循之審級、程序及相關要件? (3403) |
| (1) | 訴訟案件之種類 |
| (2) | 訴訟案件之性質 |
| (3) | 訴訟當事人之身分 |
| (4) | 訴訟政策 |
| | |
(1) | 7. 下列有關請願權的現代意義,何者錯誤? (3404) |
| (1) | 已可由集會遊行取代,故無存在的必要 |
| (2) | 是弱勢團體表達意見的有效手段 |
| (3) | 短時間內可引起社會注意與關心 |
| (4) | 可定位為補助性的參政權 |
| | |
(3) | 8. 下列何者屬於學理上所謂之受益權? (3405) |
| (1) | 宗教自由 |
| (2) | 言論自由 |
| (3) | 訴訟權 |
| (4) | 遷徙自由 |
| | |
(2) | 9. 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限制或命令解散,應公平合理考量人民集會遊行權利與其他法益間之均衡維護,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越所欲達成目的之必要限度;此為何種原則之立法例? (3406) |
| (1) | 誠信原則 |
| (2) | 比例原則 |
| (3) | 明確性原則 |
| (4) | 平等原則 |
| | |
(3) | 10. 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學說上一般稱此一規定為: (3407) |
| (1) | 方針性人權保障條款 |
| (2) | 消極性人權保障條款 |
| (3) | 概括性人權保障條款 |
| (4) | 指標性人權保障條款 |
| | |
(2) | 11.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徵兵規則完全禁止役男出國是否違憲? (3408) |
| (1) | 合憲 |
| (2) | 違憲 |
| (3) | 合法 |
| (4) | 與憲法無關 |
| | |
(4) | 12. 關於以法規命令來限制人民的自由權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409) |
| (1) | 須有法律之授權 |
| (2) | 授權的規定應符合明確原則 |
| (3) | 應受比例原則之拘束 |
| (4) | 得再授權 |
| | |
(1) | 13. 民法上之父權優先監護條款因違反何項原則而被宣告違憲? (3410) |
| (1) | 平等原則 |
| (2) | 比例原則 |
| (3) | 明確性原則 |
| (4) | 法律保留原則 |
| | |
(4) | 14. 所謂「直接選舉原則」乃指: (3411) |
| (1) | 候選人直接向選民發表政見 |
| (2) | 沒有政黨中介,直接由選民決定候選人名單 |
| (3) | 由人民之代表選出民意代表或行政首長 |
| (4) | 選民透過投票直接選出各項選舉之當選人 |
| | |
(1) | 15. 下列有關我國憲法上對選舉、罷免制度之敘述,何者錯誤? (3412) |
| (1) | 選舉訴訟由監察院審判 |
| (2) | 被選舉人得由原選舉區依法罷免 |
| (3) | 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 |
| (4) | 憲法所規定各種選舉之候選人,一律公開競選 |
| | |
(1) | 16. 依大法官解釋,「審計權」於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分配屬於何者? (3413) |
| (1) | 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 |
| (2) | 中央立法並執行或交由省縣執行之事項 |
| (3) | 省立法執行或交由縣執行之事項 |
| (4) | 縣立法並執行之事項 |
| | |
(3) | 17. 下列有關罷免之敘述,何者正確? (3414) |
| (1) | 對於總統、副總統的罷免由選民連署提案並由選民罷免之 |
| (2) | 立法委員在院內享有言論免責權,故不得以立法委員在院內的言論不當而罷免之 |
| (3) | 法律規定原選區選民不得罷免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代表的規定,並未違憲 |
| (4) | 憲法承認罷免制度似乎說明就民意代表與選民的關係,我國是採自由委任制 |
| | |
(2) | 18. 我國憲法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選舉訴訟由何者審判之? (3415) |
| (1) | 中央選舉委員會 |
| (2) | 法院 |
| (3) | 憲法法庭 |
| (4) | 司法院 |
| | |
(3) | 19. 下列何人於我國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時,負監誓之責? (3416) |
| (1) | 國民大會議長 |
| (2) | 立法院院長 |
| (3) | 司法院院長 |
| (4) | 監察院院長 |
| | |
(2) | 20. 憲法第三十八條授權總統行使締結條約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417) |
| (1) | 依憲法第五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條約案應經行政院會議議決 |
| (2) | 總統締結國際條約,毋須經立法院議決 |
| (3) | 總統締結國際條約,應事先經過行政院會議議決通過;附有批准條款者,應送立法院審議 |
| (4) | 憲法所稱條約,名稱包括條約與公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