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憲法就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規定係採何種方式? (3818) |
| (1) | 列舉 |
| (2) | 概括 |
| (3) | 中央優先 |
| (4) | 地方優先 |
| | |
(3) | 2. 下列何者不是司法院大法官在釋字第450號、第563號解釋中對學術自由的看法? (3819) |
| (1) | 大學自治屬於憲法第11條講學自由之保障範圍 |
| (2) | 教學、學習自由有關之重要事項,均屬於大學自治之項目 |
| (3) | 大學學生退學之有關事項,不屬於大學自治之範疇 |
| (4) | 大學於教學研究範圍內,就其內部組織亦應享有相當程度之自主組織權 |
| | |
(1) | 3. 有關請願,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820) |
| (1) | 請願乃人民對行政機關所為違法或不當之行政處分,認為侵害其權益時,所得行使之權利 |
| (2) | 請願其實僅為「請願自由」 |
| (3) | 人民對於依法應提起訴訟或訴願之事項,不得請願 |
| (4) | 各機關處理請願事件,應將其結果通知請願人 |
| | |
(4) | 4. 下列何者享有團體協約權與罷工權? (3821) |
| (1) | 軍人 |
| (2) | 公務員 |
| (3) | 法官 |
| (4) | 小學工友 |
| | |
(4) | 5. 國家需介入管理下列何種事項? (3822) |
| (1) | 各教派所使用的名銜或法號 |
| (2) | 人民以正當的手段創立教派,自命教主 |
| (3) | 宗教團體內部傳承人選的爭議 |
| (4) | 出售納骨塔供人安置骨灰或神位 |
| | |
(4) | 6. 下列關於國民服兵役義務的敘述何者正確? (3823) |
| (1) | 乃指強制性的徵兵制 |
| (2) | 追求富國強兵政策 |
| (3) | 軍隊效忠執政黨 |
| (4) | 立法者得衡酌國防需要,以替代役之方式補充軍事性之兵役措施 |
| | |
(1) | 7. 某法律是否違憲的審查,只要其中有一種解釋結果可以避免宣告該法律違憲時,便不應採納其他可能導致違憲的憲法解釋。此種憲法解釋方法可稱為: (3824) |
| (1) | 合憲性解釋 |
| (2) | 目的性解釋 |
| (3) | 體系解釋 |
| (4) | 和協解釋 |
| | |
(4) | 8. 下列那一事項通常不屬於法律保留的範圍? (3825) |
| (1) | 設置新的中央政府機關 |
| (2) | 對人民之裁罰 |
| (3) | 增加人民之義務 |
| (4) | 決定是否承認外國政權 |
| | |
(3) | 9. 從歷史的演進可以看出,憲法是以何者為主要部分? (3826) |
| (1) | 政治體制的確立 |
| (2) | 立國的精神 |
| (3) | 基本人權的保障 |
| (4) | 憲法的變遷 |
| | |
(1) | 10. 下列有關基本人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3827) |
| (1) | 軍人對長官應絕對服從,不得主張基本人權 |
| (2) | 兒童應受監護,但仍有基本人權 |
| (3) | 植物人雖無意識,仍有基本人權 |
| (4) | 公務員雖應依法行政,仍有基本人權 |
| | |
(2) | 11. 下列有關人權體系中,自由權和社會權的敘述,何者錯誤? (3828) |
| (1) | 自由權主要是在防止國家干涉、介入私人的生活、自治領域 |
| (2) | 原則上在保障社會權之後,經濟自由權即不再予以保障 |
| (3) | 在人權體系中,自由權和社會權是相輔相成,不是毫無相關的權利 |
| (4) | 社會國、福利國理念即是以社會權保障為前提,所架構而成之理念 |
| | |
(1) | 12. 政府統治行為若顯然違法違憲,人民必要時得行使下列何項權利? (3829) |
| (1) | 國民抵抗權 |
| (2) | 言論自由權 |
| (3) | 選舉罷免權 |
| (4) | 行政訴訟權 |
| | |
(2) | 13. 依憲法增修條文,自第七屆起立法委員之選舉,採何種制度? (3830) |
| (1) | 單一選區一票制 |
| (2) | 單一選區兩票制 |
| (3) | 複數選區一票制 |
| (4) | 複數選區兩票制 |
| | |
(2) | 14. B 君標得公共工程,因偷工減料致人於死,其責任歸屬為何? (3831) |
| (1) | B 君負民事責任,賠償義務機關不負賠償責任 |
| (2) | B 君負刑事責任,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
| (3) | 賠償機關負全部賠償責任,且不得對B 君求償 |
| (4) | B 君負全部責任,與委託機關無涉 |
| | |
(2) | 15. 法官執行拍賣程序有過失,導致當事人受損害者,當事人得請求: (3832) |
| (1) | 損失補償 |
| (2) | 國家賠償 |
| (3) | 信賴利益之補償 |
| (4) | 社會衡平之補償 |
| | |
(4) | 16. 某甲從台北市搬到嘉義縣居住,請問甲須於嘉義縣設籍居住滿幾個月,才可以行使對該縣立法委員之選舉權? (3833) |
| (1) | 一個月 |
| (2) | 二個月 |
| (3) | 三個月 |
| (4) | 四個月 |
| | |
(4) | 17. 下列何者非屬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所稱之公職人員? (3834) |
| (1) | 鄉民代表會主席 |
| (2) | 鄉長 |
| (3) | 村長 |
| (4) | 鄰長 |
| | |
(3) | 18. 以下何者得接受競選經費之捐贈? (3835) |
| (1) | 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 |
| (2) | 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候選人 |
| (3) | 區域立法委員候選人 |
| (4) | 選務機關 |
| | |
(3) | 19. 下列何者得申請登記為高雄市市長候選人? (3836) |
| (1) | 現役軍人甲 |
| (2) | 替代役男乙 |
| (3) | 經某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之刑,但判決尚未確定之丙 |
| (4) | 辦理選舉事務人員丁 |
| | |
(4) | 20. 選民於立法委員選舉時亮票,違反下列何種原則? (3837) |
| (1) | 普通原則 |
| (2) | 直接原則 |
| (3) | 平等原則 |
| (4) | 無記名原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