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關於 IFRS 之描述何者正確 (301) |
| (1) | 稱為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
| (2) | 稱為國際會計出帳準則 |
| (3) | 稱為國際 ERP 規劃準則 |
| (4) | 以上皆正確 |
| | |
(3) | 2.企業價值資訊揭露重心從損益表移轉到資產負債表的制度是 (302) |
| (1) | IAAA |
| (2) | IBBB |
| (3) | IFRS |
| (4) | IPQC |
| | |
(1) | 3.關於 IFRS 之描述何者正確 (303) |
| (1) | 企業應於報表中揭露使用的評價技術以及衡量公允價值時所使用的輸入值 |
| (2) | 稱為國際會計出帳準則 |
| (3) | IFRS 制度下 ERP 系統不再收集交易資料 |
| (4) | 稱為國際 ERP 規劃準則 |
| | |
(2) | 4.關於 IFRS 之描述何者錯誤 (304) |
| (1) | 企業應於報表中揭露使用的評價技術以及衡量公允價值時所使用的輸入值 |
| (2) | 國內上市上櫃公司如果已經導入並使用 ERP 系統者目前尚不須要使用 IFRS 財務報表之開帳 |
| (3) | 將企業營運對企業價值創造的狀況忠實地報導給報表使用者 |
| (4) | 稱為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
| | |
(2) | 5.在 ERP 系統中財務會計模組(Financial, FI)產生的財務報告被視為 ERP 系統之成績報告單,而關於財務會計模組之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305) |
| (1) | 當人力資源模組(HR)已完成發放員工薪資時,除了會進入會計總帳處理狀態之外,系統也會進入應付帳款處理狀態 |
| (2) | 當銷售與配銷模組(SD)已完成銷貨交貨時,除了會進入會計總帳處理狀態之外,系統也會進入應收帳款處理狀態 |
| (3) | 當人力資源模組(HR)已完成發放員工薪資時,除了會進入會計總帳處理狀態之外,系統也會進入決定途程與物料清單狀態 |
| (4) | 當人力資源模組(HR)已完成發放員工薪資時,除了會進入會計總帳處理狀態之外,系統也會進入應收帳款處理狀態 |
| | |
(2) | 6.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06) |
| (1) | 企業分階段導入 ERP 系統時,財務會計模組必是第一階段名單內的模組 |
| (2) | ERP 財務會計模組提供即時性(Real time)工程研發技術與生產排程資訊,幫助企業經理人即時掌握關鍵資訊 |
| (3) | 「8 十營運模式」與「8 十獲利模式」,垂直線與資源規劃有關,水平線與資源轉化有關 |
| (4) | 財務會計模組能提供診斷企業營運模式健全性的關鍵指標 |
| | |
(3) | 7.ERP 系統中,以組織內部管理會計觀點來提供財務資訊的是 (307) |
| (1) | 財務會計模組 |
| (2) | 存貨管理模組 |
| (3) | 成本控制(Controlling, CO)模組 |
| (4) | 生產規劃模組 |
| | |
(4) | 8.在管理會計技術中,以科學方法預計在良好工作效率下生產所應有之成本的方法稱為 (308) |
| (1) | 分批成本制 |
| (2) | 責任會計制 |
| (3) | 逆溯成本制 |
| (4) | 標準成本制(Standard Cost) |
| | |
(1) | 9.成本控制 (CO) 模組是以內部管理會計的觀點來提供財務資訊,下列何者對管理會計之描述是不正確的 (309) |
| (1) | 管理會計通常是針對組織整體來進行分析 |
| (2) | 管理會計不須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
| (3) | 管理會計是對組織內部管理者提供管理決策攸關之會計資訊 |
| (4) | 管理會計提供貨幣與非貨幣性資料 |
| | |
(1) | 10.在成本控制 (CO) 模組中,請問下列有關作業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之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310) |
| (1) | ABC 僅適用於製造業 |
| (2) | ABC 原係用於改善傳統以直接人工分攤製造費用之缺點 |
| (3) | 成本分派構面係以兩階段步驟來計算成本標的之精確成本 |
| (4) | 流程構面係用以進行作業/流程改善 |
| | |
(3) | 11.下列有關 ERP 的 CO 模組之副模組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311) |
| (1) | 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副模組以成本中心為成本標的 |
| (2) | 內部訂單會計 (Internal Orders Accounting) 副模組以事件或專案為成本標的 |
| (3) | 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副模組以部門(departments)為成本標的 |
| (4) | 作業成本制 (Activity-Based Costing) 副模組以流程 (processes) 為成本標的 |
| | |
(1) | 12.在管理會計技術中,下列何者不是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的績效衡量構面 (312) |
| (1) | 成本(Cost) |
| (2) | 財務(Financial) |
| (3) | 顧客(Customer) |
| (4) | 企業內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 |
| | |
(2) | 13.在管理會計之績效衡量技術中,企業實際衡量之績效指標值若與做得最好的企業作比較,以判別其績效之優劣,此管理會計技術稱為 (313) |
| (1) |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
| (2) | 標竿制度(Benchmarking) |
| (3) | 經濟附加價值法(Economic-Value-Added Method) |
| (4) | 非財務績效衡量法(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
| | |
(2) | 14.就管理會計的品質成本衡量技術而言,下列何者不是一般衡量品質成本的分類項目 (314) |
| (1) | 預防成本(Prevention Costs) |
| (2) | 可控制成本(Controllable Costs) |
| (3) | 評鑑成本(Appraisal Costs) |
| (4) | 內部失敗成本(Internal Failure Costs) |
| | |
(3) | 15.在管理會計技術中,ABC 作業成本制的流程構面,係先將企業營運的流程劃分出來,再依照何種成本計算方式來計算流程之成本 (315) |
| (1) | 部門 |
| (2) | 流程 |
| (3) | 作業 |
| (4) | 工作中心 |
| | |
(2) | 16.在成本控制(CO)模組中,下列對成本中心會計(Cost Center Accounting, CCA)副模組的敘述,何者正確 (316) |
| (1) | 計算機器或是人工佔產品成本的比例 |
| (2) | 依組織觀點來劃分費用 |
| (3) | 可以依全廠費用分攤率或是部門別的費用分攤率來分攤 |
| (4) | 計算每個工作中心的作業成本 |
| | |
(1) | 17.在成本控制(CO)模組中,有關產品成本控制(Product Cost Controlling, PCC)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317) |
| (1) | 用以估計產品標準成本 |
| (2) | 根據流程的觀點來報導該組織之費用支出 |
| (3) | 對於專案的相關費用進行規劃、偵測、資料收集與分攤 |
| (4) | PCC 方法適用在易腐性產品 |
| | |
(1) | 18.在管理會計技術中,請問於作業成本制中,哪個構面是採兩階段成本追溯程序,先依各項作業所耗之資源多寡,將資源成本追溯於各項作業,再依各成本標的耗用之作業量多寡,而將作業成本追溯於各項成本標的的稱為 (318) |
| (1) | 成本分派構面 |
| (2) | 資源分派構面 |
| (3) | 程序構面 |
| (4) | 作業構面 |
| | |
(1) | 19.在管理會計技術中,何者是依據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發展出績效指標,同時強調財務性與非財務性之績效衡量指標 (319) |
| (1) | 平衡計分卡(BSC) |
| (2) | 企業價值報告 |
| (3) | 程序價值分析 |
| (4) | 柏拉圖分析 |
| | |
(2) | 20.在管理會計技術中,請問何者指的是較大金額的投資,所牽涉時間較長,其決策錯誤對企業影響極深。而進行此類分析時,最好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並著重現金流量以及現金流入流出的時間 (320) |
| (1) | 短期決策分析 |
| (2) | 資本支出決策(Captial Budgeting) |
| (3) | 內部轉移計價 |
| (4) | 產品訂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