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 下列之財務報表,何者是靜態財務報表 (8) |
| (1) | 損益表 |
| (2) | 現金流量表 |
| (3) | 資產負債表 |
| (4) | 保留盈餘表 |
| | |
(1) | 2. 下列何者非庫存移動的內容項目與方式 (22) |
| (1) | 進貨:將存貨從寄售商品轉換成自有庫存 |
| (2) | 送貨:指存貨的領用、消耗或交運至客戶並過帳 |
| (3) | 移貨:指存貨從一個庫存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庫存地點 |
| (4) | 系統使用"移動類型"來分類管理庫存移動的各種不同的種類 |
| | |
(3) | 3. 在採購循環之ERP系統作業流程中,用於記錄應支付給供應商的負債,其輸入要素為供應商發票、驗收記錄、已郵寄採購單與採購單明細檔案的系統名稱為何 (52) |
| (1) | 控制付款系統 |
| (2) | 支票管理系統 |
| (3) | 憑單應用系統 |
| (4) | 現金支付系統 |
| | |
(4) | 4. 下列有關循環性分錄何者有誤 (60) |
| (1) | 預期輸入一連串相同金額的分錄,則可使用循環分錄 |
| (2) | 循環分錄是由一組尚未到期的資料,並設定直到某個日期,否則會計餘額並不會更新 |
| (3) | 通常設定第一個與最後一個日期以及總共幾期 |
| (4) | 當每個約定交易日到期時,系統將會將帳款自動過帳 |
| | |
(3) | 5. ERP系統中付款循環的特殊目的報告(Special Purpose Reports)包含下列哪幾項(1) 控制報告(Control Reports) (2) 未付款發票報告(Open Invoice Report) (3) 現金需求報告(Cash Requirement Report) (4) 供應商諮詢報告(Query Vendors Report) (63) |
| (1) | 123 |
| (2) | 134 |
| (3) | 234 |
| (4) | 124 |
| | |
(2) | 6. 會計循環中,包括記錄交易分錄、過帳到分類帳、試算、期末調整、編製財務報表、結帳開帳等而期末調整的目的係基於何種「會計原則」而將收入與費用的帳戶調整成可以真正代表當期之收入與費用 (68) |
| (1) | 配合原則 |
| (2) | 成本收益原則 |
| (3) | 充分揭露原則 |
| (4) | 保守原則 |
| | |
(3) | 7. 在ERP系統之下,會計人員所扮演的角色,何者是正確的(1) 會計人員不需再擔任交易資料的鍵入人員(2) 會計人員需積極與前端人員溝通,以確保輸入資料之正確性(3) 會計人員並不需要熟悉ERP軟體操作及模組之流程運作(4) 會計人員應轉變為即時提供各種分析與管理決策資訊的角色 (76) |
| (1) | 123 |
| (2) | 134 |
| (3) | 124 |
| (4) | 1234 |
| | |
(4) | 8. 降低作業成本、提高整體生產力、增加銷貨收入、提高市場佔有率、以及增加利潤等指標,係屬於DeLone and McLean於1992年所提出的資訊系統(IS)成功模式中的哪一個構面的指標 (90) |
| (1) | 系統品質構面 |
| (2) | 資訊品質構面 |
| (3) | 對個人的衝擊構面 |
| (4) | 對組織的衝擊構面 |
| | |
(2) | 9. 下列哪一種製造管理哲學的主要目的為追求以零缺點與減少無附加價值作業的方式來製造產品與遞送服務,而對於所有作業均強調追求品質 (92) |
| (1) | 及時式生產(Just-In-Time Production,JIT) |
| (2) |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
| (3) | 作業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 |
| (4) | 品質成本控制(Quality Cost Control) |
| | |
(1) | 10. 平衡計分卡強調績效指標應自企業策略推演過來,並將重要績效指標畫分成有先後因果關係的四個構面(1) 財務構面(2) 顧客構面(3) 內部流程構面(4) 學習與成長構面(5) 廠商構面(6) 外部流程構面 (125) |
| (1) | 1234 |
| (2) | 1265 |
| (3) | 1245 |
| (4) | 2345 |
| | |
(3) | 11. 下列有關短期決策分析之敘述中,何者是不正確的 (134) |
| (1) | 短期決策所需之決策資訊可能來自於ERP的會計模組與其他各個模組 |
| (2) | 短期決策可用邊際貢獻來作為各種方案獲利性比較之基礎 |
| (3) | 為了正確地進行決策分析,短期決策仍需考慮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固定成本 |
| (4) | 對於顧客要求降價之特殊訂單應否接受,係屬於一種短期決策問題 |
| | |
(1) | 12. 在管理決策資訊的議題中,何種訂價法是先訂高價,於成熟期再降價適用於較早進入市場而想盡早回收投資的廠商 (138) |
| (1) | 汲油性訂價(Skimming) |
| (2) | 滲透性訂價(Penetration) |
| (3) | 目標成本法(Target Costing) |
| (4) | 工料訂價法(Time And Material Pricing) |
| | |
(4) | 13. 下列移轉計價之方法敘述何者有誤 (144) |
| (1) | 雙軌移轉價格係准許銷售與購買部門各以不同價格記錄產品或勞務之移轉 |
| (2) | 根據市價訂定移轉價格,即以市價作為銷售(供應)部門的收入及購買(耗用)部門之成本 |
| (3) | 依據議定價定移轉價格,此種價格應能反映特殊情況或非常情況,而為買賣雙方所同意 |
| (4) | 根據成本訂定移轉價格,所採用的成本資料有兩種面向要考慮,即要採用成本資料有實際成本或標準成本,另一是要考慮採用平均成本或變動成本 |
| | |
(4) | 14. 下列有關移轉計價法之敘述中,哪些是正確的(1) 若將企業內部每一部門均視為利潤中心,則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發生產品或勞務移轉時,即有內部移轉計價之問題(2) 以成本作為移轉價格基礎時,若採用實際成本,則到最後的部門才有利潤,無法衡量各部門績效(3) 以市價作為移轉價格基礎時,其移轉價格可為市價減去銷售費用、運費等等費用之淨額(4) 議定移轉價格係指由銷售部門及購買部門之雙方經理經由磋商所決定之移轉價格 (146) |
| (1) | 13 |
| (2) | 134 |
| (3) | 123 |
| (4) | 1234 |
| | |
(1) | 15. 下列關於ERP與商業智慧之結合之敘述何者正確(1) 用商業智慧之技術可將企業內各種的資料轉換為有意義的資訊,用以提供企業瞭解現況或是未來展望(2) 商業智慧的應用是不能跨過OLTP階段的,否則就會形同空中樓閣(3) ERP強調資源流程的控管,商業智慧系統則側重在企業分析(4) ERP之目的在快速提供知識管理、電子商務、電子採購等決策分析報表,商業智慧系統的重點在作業與執行 (149) |
| (1) | 123 |
| (2) | 124 |
| (3) | 234 |
| (4) | 134 |
| | |
(3) | 16. 為增進經營效率,促使遵行管理政策,達成預期目標之控制,稱為 (159) |
| (1) | 內部會計控制 |
| (2) | 內部成本控制 |
| (3) | 內部管理控制 |
| (4) | 內部作業控制 |
| | |
(1) | 17. COSO提出之內部控制結構之要素中,何者係用以規範企業之紀律及內部控制之架構,係其他四項要素之基礎 (160) |
| (1) | 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 |
| | |
| (3) | 資訊及溝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 (4) | 監督(Monitoring) |
| | |
(2) | 18. 下列何者不是電腦系統管控之四個層面之一 (162) |
| (1) | 職責分工(Segregation of Duties) |
| (2) |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s) |
| (3) | 應用控制(Application Controls) |
| (4) | 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s) |
| | |
(2) | 19. 依據美國杜德威委員會贊助單位所組成之研究小組(COSO)之研究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一種過程受到董事會、管理階層及其他人員的影響,用以合理保証達成下列哪三項目的(1) 完成董事會要求之營業目標(2) 營運活動之效果及效率(3) 財務報導之可靠性(4) 遵循相關之法令 (165) |
| (1) | 123 |
| (2) | 234 |
| (3) | 134 |
| (4) | 124 |
| | |
(2) | 20. 為確保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有效實行,稽核室於每年年底前,依據八大循環之特性、會計師對內部控制之查核,應行加強稽核重點,以及公司交易發生之頻率及作業之繁易等實務之運作,共同擬定年度稽核計畫,並依稽核項目的作業特性考量,決定各項稽核項目之稽核時間此為何種稽核作業 (169) |
| (1) | 自行檢查作業 |
| (2) | 例行性內部稽核 |
| (3) | 不定期內部稽核 |
| (4) | 專案內部稽核 |
| | |
(2) | 21. 下列何者不是COBIT內部控制架構中資訊技術資源所定義的項目 (170) |
| (1) | 資料 |
| (2) | 配送車輛 |
| (3) | 設施 |
| (4) | 人員 |
| | |
(2) | 22. 下列何者不是生產循環之控制作業 (175) |
| (1) | 開立用料清單 |
| (2) | 採購原料、物料 |
| (3) | 計算存貨生產成本 |
| (4) | 儲存材料 |
| | |
(4) | 23. 下列有關COSO所提內部控制結構之要素中,何者是內部控制制度中須具備自行檢查內部控制品質之機制 (179) |
| (1) | 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 |
| | |
| (3) | 控制作業(Control Activities) |
| (4) | 監督(Monitoring) |
| | |
(1) | 24. 下列有關ERP風險評估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1) 介面程式的執行應使用批次模式,而不是交互模式(2) 應規畫後備人員或人才留任,以避免人員異動所造成的影響(3) 應儘量採用ERP標準功能,以避免客製化成本的增加(4) 成功的專案需仰賴完善的細部計畫、里程碑計畫(Milestone) (5) 上線後就不需要給予使用者教育訓練,以節省成本 (182) |
| (1) | 15 |
| (2) | 12 |
| (3) | 54 |
| (4) | 35 |
| | |
(2) | 25. 下列有關ERP內部控制與稽核程序之各個步驟,其正確的順序為何(1) 執行與監督各項控制(2) 評估風險(3) 控制設計(4) 辨認企業控制目標(5) 界定ERP專案範圍 (183) |
| (1) | 54312 |
| (2) | 54231 |
| (3) | 52431 |
| (4) | 54312 |
| | |
(4) | 26. 在電腦系統環境下,下列哪一種控制之目的係在於防止未經核准而使用電腦設備、資料檔案及電腦程式 (193) |
| (1) | 組織及作業控制(Organizational and Operation Controls) |
| (2) | 輸入控制(Input Controls) |
| (3) | 資料及程序性控制(Data and Procedural Control) |
| (4) | 接近(存取)控制(Access Controls) |
| | |
(3) | 27. 在電腦系統環境下,下列哪一種控制係用以合理保證電腦處理已依原訂用途執行,亦即它能防止資料在處理中遺失、增添、重複或被竄改 (194) |
| (1) | 輸出控制(Output Control) |
| (2) | 輸入控制(Input Controls) |
| (3) | 處理控制(Process Control) |
| (4) | 組織及作業控制(Organizational and Operation Controls) |
| | |
(3) | 28. 查核電腦應用系統之程序有一步驟為「評估該應用系統之內部控制」, 下列何者不是此步驟的工作項目 (196) |
| (1) | 編製職責分工矩陣圖 |
| (2) | 檢閱內部控制制度 |
| (3) | 編製內部控制測試計畫 |
| (4) | 編製資料流程控制圖 |
| | |
(2) | 29. 下列何者是不正確的陳述 (198) |
| (1) | ERP導入階段的「導入後」係指上線後 |
| (2) | 「系統運作及升級」階段( The Onward And Upward Phase)係屬於「導入中」的階段 |
| (3) | 若錯誤在「導入後」階段才發現,通常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更正 |
| (4) | 「適應新系統」階段(The Shakedown Phase)係屬於「導入後」的階段 |
| | |
(2) | 30. 下列有關ERP對稽核人員之影響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207) |
| (1) | 傳統的財務及作業稽核人員必須改變為具有整合能力的稽核人員 |
| (2) | 稽核人員應於導入後期參與ERP專案,檢視企業流程及控制重點,適時給予建議 |
| (3) | 稽核人員也應參加ERP相關的教育訊練課程,及參與使用者的討論才能有效的稽核ERP |
| (4) | 在ERP的環境,完整的稽核必須涵蓋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及系統安全(System Security) |
| | |
(1) | 31. 下列何者是SAP R3組織結構中的最高層級 (214) |
| (1) | Client |
| (2) | Company Code |
| (3) | Plant |
| (4) | Sales Organization |
| | |
(3) | 32. 何種組織係進行獲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的中央式組織元素,它是一個?擬的組織單位 (216) |
| (1) | 業務範圍(Business Areas) |
| (2) | 控制範圍(Controlling Areas) |
| (3) | 營運考量(Operation Concern) |
| (4) | 信用控制範圍(Credit Control Areas) |
| | |
(1) | 33. 下列有關SAP FI模組之功能敘述有哪幾項是正確的(1) 差旅管理連動時間與金錢之花費(2) 總帳科目包含會計科目層級及公司代碼層級的資料(3) 供應商主檔包含公司企業與客戶商業交易關係之訊息(4) 應付資訊系統提供主檔明細項目餘額等報表查詢 (226) |
| (1) | 124 |
| (2) | 123 |
| (3) | 134 |
| (4) | 234 |
| | |
(3) | 34. 下列SAP CO模組之下的負模組之敘述何者有誤 (236) |
| (1) | 成本要素包括從會計科目表產生的主要成本要素及單獨存在於CO模組之次要成本素 |
| (2) | 內部訂單會計係先將成本透過內部訂單來蒐集,待專案結束再歸屬所負責的成本標的 |
| (3) | 成本標的控制範圍包含管銷成本、固定成本收集及期中結算 |
| (4) | 利潤中心提供部門組織衡量利潤的最小單位 |
| | |
(2) | 35. 下列何者是ERP成本控制(Controlling,CO)模組之副模組「產品成本控制(Product Costing)」所能支援之分析項目(1) 甚麼服務/產品招致成本的發生(2) 執行某一程序需要哪些資源(3) 在給定的產量之下,其成本將為多少(4) 生產之產品成本差異及差異的原因為何 (237) |
| (1) | 123 |
| (2) | 134 |
| (3) | 234 |
| (4) | 1234 |
| | |
(1) | 36. 下列關於SAP提供稽核資訊系統(Audit Information System)之敘述何者錯誤 (246) |
| (1) | 系統稽核(System Audit)係屬於功能層面的稽核 |
| (2) | 它可以協助並改善稽核的流程及品質 |
| (3) | 可支援內部稽核、外部稽核、稅的稽核及資料保護 |
| (4) | 業務稽核(Business Audit)分為SAP資料組織、財務報表導向稽核及企業流程導向稽核 |
| | |
(2) | 37. SAP所提供的安全服務有(1) SAP權限設定(2) SAP網際網路應用系統安全(SAP Internet Applications Security) (3) 防火牆及防毒系統(4) 使用者驗證(User Authentication) (249) |
| (1) | 123 |
| (2) | 124 |
| (3) | 134 |
| (4) | 234 |
| | |
(3) | 38. SAP R/3系統的測試有哪三種方式(1) 檢查檔案內容(2) 執行系統功能去驗證其結果(3) 檢測角色(Role)定義(4) 列印相關報表檢閱其內容 (250) |
| (1) | 123 |
| (2) | 124 |
| (3) | 134 |
| (4) | 234 |
| | |
(4) | 39. 協助導入SAP系統之工具的方法學稱為ASAP,ASAP的哪一階段的目的為系統正式上線運作、以及成立持續性系統使用者支援單位 (251) |
| (1) | 專案具體實施(Realization) |
| (2) | 上線前的最後準備(Final Preparation) |
| (3) | 企業藍圖(Business Blueprint) |
| (4) | 系統上線與支援(Go Live and Support) |
| | |
(4) | 40. 「使用者問題排除與解答」係屬於ASAP哪一階段的主要工作項目 (253) |
| (1) | 專案具體實施(Realization) |
| (2) | 專案籌備(Project Preparation) |
| (3) | 企業藍圖(Business Blueprint) |
| (4) | 系統上線與支援(Go Live and Suppor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