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金融從業人員,從事保險業務招攬時,以登錄證供他人使用,可能會受到何處分 (5) |
| (1) | 有犯罪嫌疑者得移送法辦 |
| (2) | 停止招攬行為 |
| (3) | 撤銷保險業務員登錄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2.金融從業人員分析客戶的個人資料應該抱持何種態度? (18) |
| (1) | 由於客戶與自己存在親戚關係,所以審查過程可以盡量寬鬆 |
| (2) | 由於消費者與本身有過節,所以採取嚴格的態度 |
| (3) | 為了提高客戶投資的意願,因此,本身可以代替其填全部資料,以省去作業程序 |
| (4) | 以上皆非 |
| | |
(3) | 3.向客戶推薦金融商品時,應優先考量下列哪些因素? (21) |
| (1) | 客戶之適切性及收取佣金多寡 |
| (2) | 收取佣金多寡及客戶委託規劃之資產成長情形 |
| (3) | 客戶之適切性,及客戶委託規劃之資產成長情形 |
| (4) | 使用特定利益或不實廣告利誘客戶購買及客戶之適切性 |
| | |
(4) | 4.對於人情式的業務招攬方式,下列何種方式才是正確? (25) |
| (1) | 對於親戚朋友,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 |
| (2) | 可以利用未公開的資訊,賺取投資報酬 |
| (3) | 方便利用親朋好友的名字,行自己投機之實 |
| (4) | 以上皆非 |
| | |
(2) | 5.以下何者非為金融從業人員向不特定多數人之銷售行為? (36) |
| (1) | 於街頭發放商品廣告 DM |
| (2) | 向已簽約客戶說明商品內容 |
| (3) | 於報章雜誌刊登商品廣告 |
| (4) | 向記者透漏商品內容並請其代為刊登 |
| | |
(4) | 6.金融從業人員招攬業務時,下列行為何者是正確的? (38) |
| (1) | 得以電子郵件促銷未經主管機關核准的業務 |
| (2) | 得以網路向多數人推薦國內私募基金 |
| (3) | 為爭取業績,應極力推銷收益率最高的商品而避談風險 |
| (4) | 客戶簽約前應向客戶說明契約內容 |
| | |
(4) | 7.客戶得不到好的意見,錯買了非需要之金融商品,主要歸因於: (60) |
| (1) | 從業人員欠缺必要的知識 |
| (2) | 從業人員欠缺專業倫理道德 |
| (3) | 客戶過於信任從業人員,未盡瞭解相關資訊內容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8.銀行受理開戶時,下列何者為非? (72) |
| (1) | 應核對開戶人確為本人 |
| (2) | 由開戶人依約定當面親自簽名或蓋章 |
| (3) | 留存開戶人身分證影本 |
| (4) | 自行勾選未經客戶同意申請之事項 |
| | |
(2) | 9.以下金融從業人員從事投信投顧之業務推廣與招攬行為,哪一項是明顯地違反所謂「公平競爭原則」? (79) |
| (1) | 提供客戶基金申購手續費優惠來促銷新基金 |
| (2) | 散佈同業之不實資料 |
| (3) | 提供客戶有關同業與自己公司類似產品及手續費或經理費費率差異比較表 |
| (4) | 以上皆是 |
| | |
(3) | 10.曉華有一筆定存到期,想要運用從事期貨交易,但礙於常常出差無法注意行情變化,金融從業人員可以: (103) |
| (1) | 建議她僅買選擇權,最多損失權利金 |
| (2) | 建議她授權給其他營業員代理下單交易 |
| (3) | 建議她找合法的期經公司代操 |
| (4) | 建議並介紹她授權給期貨作手 |
| | |
(2) | 11.當知悉客戶是利用他人名義而無授權書時,從事金融商品交易: (108) |
| (1) | 如果客戶承諾補具授權書,可先接受其委託進行金融商品交易 |
| (2) | 應拒絕接受其委託進行金融商品交易 |
| (3) | 有條件地接受其委託進行金融商品交易 |
| (4) | 報經主管同意,即可接受其委託進行金融商品交易 |
| | |
(1) | 12.金融從業人員受託執行業務時所應秉持之原則,以下何者是錯誤? (126) |
| (1) | 應以達成主管交付業績目標為優先原則 |
| (2) | 應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
| (3) | 應以專業及謹慎態度處理事務 |
| (4) | 應忠實執行業務 |
| | |
(3) | 13.有關金融從業人員辦理全權委託業務,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171) |
| (1) | 應遵守相關法令規定 |
| (2) | 不可利用委任人之交易帳戶,為自己交易 |
| (3) | 可將委任操作契約,轉讓他人 |
| (4) | 不可將已成交之買賣委託,由委任人名義改為其他第三人 |
| | |
(4) | 14.金融從業人員從事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如發現客戶(委任人)有下列何種情形時,應拒絕簽訂全權委託投資契約? (176) |
| (1) | 係未成年人未有法定代理人者 |
| (2) | 受破產之宣告未經復權者 |
| (3) | 係法人或其他機構,卻未能提出該法人或該機構出具之授權證明者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15.金融從業人員在向客戶辦理開戶作業時,應告知下列那些事項? (191) |
| (1) | 相關費用 |
| (2) | 相關交易流程 |
| (3) | 相關的交易風險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16.金融服務業於接受客戶委任簽訂全權委託契約前,下列那一事項毋須先向客戶說 (196) |
| (1) | 公司之背景 |
| (2) | 每一位交易決定人員之學經歷與操作績效 |
| (3) | 某位客戶控告公司不當運用其所存入之委任資金,一審判處公司勝訴,但客戶不服上訴,目前仍在法院審理中 |
| (4) | 金融商品於特定價位買賣保證獲利 |
| | |
(3) | 17.某金融服務業甲之交易決定人員李經理,預計於農曆年後跳槽至乙公司任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97) |
| (1) | 李經理通知所有委任客戶,與甲公司辦理解約,並於過完年後委由乙公司全權處理交易事宜 |
| (2) | 李經理直接將所有委任客戶之帳務,轉交另一位交易決定人員吳經理繼續處理 |
| (3) | 甲公司事先告知委任客戶,並由委任客戶決定是否與甲公司解約,或同意委由其他交易決定人員繼續操作 |
| (4) | 李經理將所有委任客戶之留倉部位予以平倉,結算損益,並靜待委任客戶決定是否解約或同意委由其他交易決定人員繼續操作 |
| | |
(3) | 18.證券經紀商接受客戶委託買賣有價證券,於成交後,證券業務人員應即時回報客戶,作成買賣報告交付客戶,每月編製對帳單分送客戶,其目的為: (205) |
| (1) | 增加公司員工的工作內容 |
| (2) | 創造社會的工作機會 |
| (3) | 確認交易及買賣委託之完成 |
| (4) | 維持與客戶的友好關係 |
| | |
(3) | 19.金融從業人員處理事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下列何者為錯誤的行 (207) |
| (1) | 告知客戶投資運用之風險 |
| (2) | 告知客戶應給付相關款項及費用 |
| (3) | 未告知客戶處理業務有利益衝突 |
| (4) | 告知客戶公司相關資料 |
| | |
(4) | 20.金融從業人員與客戶簽訂契約,以下敘述何者為是? (216) |
| (1) | 於訂約前並應先行提供契約或文件內容予客戶閱覽 |
| (2) | 應盡合理注意使客戶於簽訂契約前有充分機會考慮條款 |
| (3) | 應就客戶所提出疑義詳細說明之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21.各上市上櫃公司金融服務業應於何處揭露其所訂定之道德行為準 (231) |
| (1) | 年報 |
| (2) | 公開說明書 |
| (3)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 (4) | 以上皆是 |
| | |
(3) | 22.金融從業人員發現客戶需求與其公司所提供保險商品有落差時,應採取下列何種作為? (260) |
| (1) | 不擇手段,爭取業務 |
| (2) | 避重就輕,轉移焦點 |
| (3) | 誠實面對,據實說明 |
| (4) | 藉巧妙說詞掩蓋事實 |
| | |
(4) | 23.金融從業人員於保險業務招攬時,得要求要保人履行據實說明義務,係屬下列何種原則 (261) |
| (1) | 損害補償原則 |
| (2) | 保險利益原則 |
| (3) | 主力近因原則 |
| (4) | 最大誠信原則 |
| | |
(1) | 24.金融從業人員於保險業務招攬時,得約束要保人或被保險人的事項有告知、通知、保證,是基於何種原則? (262) |
| (1) | 最大誠信原則 |
| (2) | 利益衝突原則 |
| (3) | 損害賠償原則 |
| (4) | 以上皆非 |
| | |
(3) | 25.金融從業人員依最大誠信原則,得要求要保人客戶履行什麼義 (263) |
| (1) | 強制說明 |
| (2) | 任意說明 |
| (3) | 據實說明 |
| (4) | 無須說明 |
| | |
(3) | 26.關於誠實信用及禁止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 (284) |
| (1) | 考量顧客的身體不好,當管理資產發生減損時,選擇不告知 |
| (2) | 為了獲取更高利益,可以私下與客戶訂立契約 |
| (3) | 管理客戶資產時,需採誠實信用及抱持善良管理的責任 |
| (4) | 以上皆非 |
| | |
(4) | 27.金融從業人員不得有下列何者足致客戶誤信之行為? (291) |
| (1) | 偽造相關文件 |
| (2) | 故意誤導客戶所投資運用標的之風險 |
| (3) | 故意誤導客戶收取之費用及其付款方式 |
| (4) | 以上皆是 |
| | |
(4) | 28.金融服務業稽核人員得兼任下列何種職 (296) |
| (1) | 銀行存款櫃檯人員 |
| (2) | 證券商債券交易員 |
| (3) | 保險公司核保人員 |
| (4) | 以上皆非 |
| | |
(4) | 29.金融從業人員不宜參與下列行為或交易 (322) |
| (1) | 利用短線操作參與投機性之證券交易 |
| (2) | 與其他非個人財力所及之有關投機性之交易 |
| (3) | 藉親友之名義從事交易 |
| (4) | 以上皆是 |
| | |
(1) | 30.金融從業人員辦理全權委託業務應遵守事項,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324) |
| (1) | 得向顧客收受不當佣金、酬金 |
| (2) | 應避免不當銷售或推介之行為 |
| (3) | 不得向他人出售、洩漏客戶資料 |
| (4) | 應遵守相關法令規定 |
| | |
(3) | 31.金融從業人員應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當其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如何處理 (325) |
| (1) | 不予受理 |
| (2) | 請客戶自行負擔損失 |
| (3) | 秉誠信原則妥適處理 |
| (4) | 應視與客戶之交情決定受理與否 |
| | |
(4) | 32.依據忠實誠信原則,下列哪一項非投信投顧從業人員執行業務時應有的行為? (333) |
| (1) | 遵守契約規定 |
| (2) | 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本誠實信用原則執行業務 |
| (3) | 考慮客戶的財務狀況適度分散投資 |
| (4) | 依所有人的最佳利益行事,包含客戶、公司及股東 |
| | |
(1) | 33.以下何者不得參與投資決策? (373) |
| (1) | 與業務相關人員有利害關係者 |
| (2) | 投資決策人員 |
| (3) | 具有運用決定權人 |
| (4) | 以上皆是 |
| | |
(2) | 34.若某項活動、利益或關係可能妨礙從業人員追求公司及客戶之最高利益行事之能力時,應保持警覺,此屬何種行 (388) |
| (1) | 能力原則 |
| (2) | 防範利益衝突行為 |
| (3) | 客觀性原則 |
| (4) | 誠信原則 |
| | |
(4) | 35.金融從業人員得否蒐集或利用他人個人資 (412) |
| (1) | 不可以 |
| (2) | 視情況而定 |
| (3) | 可以 |
| (4) | 可以,但須依相關法規辦理 |
| | |
(3) | 36.當金融從業人員知悉客戶未經授權利用他人名義從事商品交易 (425) |
| (1) | 應接受其委託並為其保守秘密 |
| (2) | 在客戶承諾補具授權書的情況下,先接受其委託進行交易 |
| (3) | 拒絕接受其委託進行交易 |
| (4) | 可有條件地接受其委託進行交易 |
| | |
(4) | 37.以下那些項目屬於公司的商業機密,身為公司的員工,不可對第三者透 (436) |
| (1) | 客戶的相關資料 |
| (2) | 公司員工基本資料 |
| (3) | 公司研發中的新產品 |
| (4) | 以上皆是 |
| | |
(2) | 38.以下所述有關客戶資訊之使用,何者是錯誤的? (446) |
| (1) | 於公司內部應設置防火牆防止資訊外洩 |
| (2) | 為提高業務績效,得提供予非相關業務人員使用 |
| (3) | 拒絕提供予其他非辦理業務人員使用 |
| (4) | 應適當監管以防止客戶之資訊不當交流或不當共用 |
| | |
(4) | 39.金融從業人員應如何強化自身之法律知識且養成自律精神? (527) |
| (1) | 不定期檢視相關法令之規定,留意是否有更改與增訂之法律規範 |
| (2) | 參與職業公會所舉辦之在職訓練 |
| (3) | 秉持守法、誠信原則,在所從事之業務行為上建立誠信與專業精神 |
| (4) | 以上皆是 |
| | |
(1) | 40.假如你是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可否向你的一般自然人客戶事先約定去限制或免除你公司對他的法定保護責任? (574) |
| (1) | 不可以,否則約定無效 |
| (2) | 可以,只要公司授權 |
| (3) | 可以,因為他是我的客戶 |
| (4) | 可以,因為契約自由原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