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下列有關 KPI 值的敘述,何者有誤
(198) |
| (1) | 各產業與各公司的同一 KPI 的合理值,應該都是一樣的 |
| (2) | 可與產業平均值作比較,以瞭解企業是否達到同業的平均水準 |
| (3) | 可與同產業做得最好或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作比較,而進行「標桿管理」 |
| (4) | I don't know |
| (5) | 可與企業所訂該期的目標值作比較,以衡量企業該期執行結果有無達到預定的目標 |
( ) | 2.一個使用者想要用不同於既有屬性階層來產生其報表,則他要將這個新的屬性階層
(88) |
| (1) | 另外定義到該立方體 |
| (2) | 定義到另外一個新建立的立方體 |
| (3) | 設法融入既有屬性階層 |
| (4) | 用前述三種方法皆可定義 |
| (5) | I don't know |
( ) | 3.顧客區隔分析經常採用具有整合性分析的 RFM 方法,其中 Frequency 是指
(133) |
| (1) | 消費時間 |
| (2) | 消費頻率 |
| (3) | 消費折扣 |
| (4) | I don't know |
| (5) | 消費金額 |
( ) | 4.分類模型建構主要有兩個功用,其一為描述已知類別的特徵,用於解釋與區分不同類別,另一個為
(287) |
| (1) | I don't know |
| (2) | 描述未知類別的特徵,用於解釋與區分不同類別 |
| (3) | 描述未知類別的特徵,用於解釋與區分相同類別 |
| (4) | 預測未知類別的物件,用於判斷物件所屬類別 |
| (5) | 預測已知類別的物件,用於判斷物件所屬類別 |
( ) | 5.無論如何進行規劃與排程之最優化動作,下列何者之加總值即為其下限值(Lower Bound),無法低於此一值,亦即無論如何運用 ERP 系統或供應鏈系統所提供之演算法來壓縮時間,皆不可能低於此一下限值 (1) 籌置 (2) 處理 (3) 拆卸 (4) 等待 (5)移動
(235) |
| (1) | I don't know |
| (2) | 345 |
| (3) | 234 |
| (4) | 135 |
| (5) | 123 |
( ) | 6.將人力資源績效與組織策略銜接,是將人力資源績效指標建立在
(245) |
| (1) | I don't know |
| (2) | 作業層次 |
| (3) | 策略層次 |
| (4) | 溝通層次 |
| (5) | 客服層次 |
( ) | 7.請依先後順序排列下列工單相關時間 (1) 交期 (2) 發放日 (3) 生產開始 (4) 生產完工 (5)工單完工
(218) |
| (1) | 23451 |
| (2) | 15234 |
| (3) | 12345 |
| (4) | 23541 |
| (5) | I don't know |
( ) | 8.由於採購品的品質與採購成本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的產品品質與產品價格。因此,採購部門應收集分析並研究預測採購品現有供應市場的短、中、長期供應趨勢,尤其應針對易受國際局勢與技術發展影響的採購品,以利訂定短中長期的採購計畫與採購策略。請問此上描述為採購商業智慧的需求中的哪一項
(162) |
| (1) | 評估供應商績效,進行供應商管理 |
| (2) | 進行工程研究,加速產品設計 |
| (3) | I don't know |
| (4) | 瞭解採購品到貨狀況與到貨品質,進行採購績效分析 |
| (5) | 進行採購研究,降低採購風險 |
( ) | 9.企業用來衡量產品存貨配置給特定配銷通路的比例的績效指標稱為
(144) |
| (1) | 通路利潤 |
| (2) | 通路管理成本 |
| (3) | 通路存貨 |
| (4) | 產品可供應存貨天數 |
| (5) | I don't know |
( ) | 10.整體而言,在商業智慧(BI)專案分析階段中進行資料分析時,應遵循以下 6 個步驟,請問它們的先後順序為何 (1) 解決邏輯資料及來源資料的差異 (2) 規劃整體公司的邏輯資料模型 (3) 建立邏輯資料模型 (4) 設定資料清理的步驟 (5) 分析來源資料品質 (6) 分析外部資料
(31) |
| (1) | 635214 |
| (2) | 653241 |
| (3) | 563142 |
| (4) | 356124 |
| (5) | I don't know |
( ) | 11.學者 David Parmenter(2007)提出績效衡量的指標類型包括
(9) |
| (1) | KRI、PI 以及 KPI |
| (2) | RI、KRI、PI 以及 KPI |
| (3) | I don't know |
| (4) | PI 與 KPI |
| (5) | KPI 與 KRI |
( ) | 12.資料品質檢查需要根據各種檢查目的設計出各種篩檢程式,ETL(萃取、轉換、載入)系統透過執行這些篩檢程式來確保資料具有足夠程度之資料品質。資料品質之檢查方法大致可分為四個大的類型,哪一種類型的資料品質檢查係用來確保由來源系統輸入的資料包含目標系統期望的資料
(104) |
| (1) | 資料檢查 |
| (2) | 值檢查 |
| (3) | I don't know |
| (4) | 欄位檢查 |
| (5) | 結構檢查 |
( ) | 13.下列關於事實資料表(Fact Table)之敘述何者錯誤
(74) |
| (1) | I don't know |
| (2) | 只用來儲存那些經常用來表現企業經營績效的數值 |
| (3) | 是一個擁有許多自然鍵的資料表 |
| (4) | 每筆事實資料表(Fact Table)會連到每張維度資料表中的一筆資料 |
| (5) | 事實資料絕大多數都是數值性資料 |
( ) | 14.人力資源商業智慧(BI)不能夠達到下列那一項目標
(257) |
| (1) | I don't know |
| (2) | 改變資訊蒐集與進行決策在整體時間中所占的比例 |
| (3) | 讓人力資源管理之智慧展現更具主動性 |
| (4) | 瞭解人力資源分析、規劃並取得相關資料分析績效指標 |
| (5) | 深化資料分析技術有助於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品質 |
( ) | 15.目前商業智慧(BI)系統設計以用簡易的視覺化拖曳(Drag & Drop)方式來進行資料選取,下列有關 BI 系統的描述何者正確
(49) |
| (1) | 從維度資料表內挑選出來的欄位,BI 系統都會事先針對這些欄位內容值相同者進行加總(Sum)的計算 |
| (2) | 從事實資料表中挑選出來的數值性內容的欄位,都會依據同一群組的資料值進行群組(Group By)的動作 |
| (3) | 從維度資料表內挑選出來的欄位,BI 系統都會事先針對這些欄位內容值不相同者進行加總(Sum)的動作 |
| (4) | 從維度資料表內挑選出來的欄位,BI 系統都會事先針對這些欄位內容值相同者進行群組(GroupBy)的動作 |
| (5) | I don't know |
( ) | 16.下列哪一種財務分析只牽涉到損益表上的數字
(196) |
| (1) | 財務結構分析 |
| (2) | 償債能力分析 |
| (3) | 槓桿度分析 |
| (4) | I don't know |
| (5) | 經營能力分析 |
( ) | 17.在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系統中,學習與成長面向通常不包含下列哪一個子面向
(249) |
| (1) | 人力資源 |
| (2) | I don't know |
| (3) | 資訊基礎設施 |
| (4) | 組織與法令 |
| (5) | 客戶滿意度 |
( ) | 18.有關下列維度模型中事實資料表的顆粒度(Fact Table Granularity)描述何者錯誤 (1) 顆粒度是描述事實資料表中衡量欄位的精細度 (2) 同一張事實資料表中所有衡量欄位可以有不相同的精細度(3) 如果顆粒度是指一天的營業額,則銷售量與銷售金額就是一整天訂單中的銷售量與銷售金額的加總 (4) 如果顆粒度是訂單,則銷售金額與銷售量就是加總一整張訂單上的列項目所得的銷售量與銷售金額 (5) 同一張事實資料表中所有衡量欄位都要有相同的精細度 (6) 如果顆粒度是訂單中列項目(Line Item), 則銷售數量與銷售金額都是指某個品項在某張訂單中的銷售數字 (7) 儲存顆粒的大小的設定工作通常會是使用 BI 系統的決策者在訪談與討論前負責設定
(58) |
| (1) | 56 |
| (2) | I don't know |
| (3) | 14 |
| (4) | 35 |
| (5) | 27 |
( ) | 19.商業智慧(BI)在生產規劃與控制上,透過分析所留存下來的交易資料(Transactional Data),公司可以瞭解現況與改善未來,下列何者為交易資料 (1) 物料資料主檔 (2) 物料清單 (3) 途程 (4) 計劃中工單 (5) 生產工單
(219) |
| (1) | 12345 |
| (2) | 135 |
| (3) | I don't know |
| (4) | 123 |
| (5) | 45 |
( ) | 20.下列那一項是由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四大構面中彼此相依的策略目標所組成
(18) |
| (1) | 策略定位 |
| (2) | 策略資訊系統 |
| (3) | I don't know |
| (4) | 策略地圖 |
| (5) | 策略方塊 |
( ) | 21.下列何者是商業智慧(BI)解決方案所帶來的有形效益 (1) 節省時間 (2) 節省成本 (3) 更有效率的流程 (4) 更好的顧客滿意度 (5) 事實的單一版本
(6) |
| (1) | 34 |
| (2) | 12 |
| (3) | 45 |
| (4) | 24 |
| (5) | I don't know |
( ) | 22.採購品平均運送的時間是常見的採購績效指標,採購品平均運送的時間 = 從下採購單至收貨之間的天數加總 / 運送次數,關於此指標之相關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178) |
| (1) | 企業可以透過平均運送的時間績效指標,做下報價單的時間點評估 |
| (2) | I don't know |
| (3) | 企業可以透過平均運送的時間績效指標,做下出貨單的時間點評估 |
| (4) | 企業可以透過平均運送的時間績效指標,對客戶貢獻能力進行評估 |
| (5) | 指某採購品從下達採購單開始,到採購品送達為止,其經過的時間總值 |
( ) | 23.促銷行動中以新顧客為目標的廣告費用是那個構面的領先指標
(23) |
| (1) | 財務 |
| (2) | 顧客 |
| (3) | 內部流程 |
| (4) | 研究開發 |
| (5) | I don't know |
( ) | 24.在供應商供應績效指標中如果供應績效表現相對良好,但採購金額不大,通常企業會如何管控此類供應商
(180) |
| (1) | 可直接採用更換供應商的策略以調整 |
| (2) | 需要採購部門關注追蹤與後續研究,故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要求供應商限期進行改善 |
| (3) | I don't know |
| (4) | 暫時不需太多關注 |
| (5) | 需要採購部門關注追蹤與後續研究,故應根據實際情況,儘快做出決定是否尋找替代供應商 |
( ) | 25.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1) ERP 系統是一整合性之資訊系統,可將分散在各單位的資料能有效整合及集中存取 (2) 企業之任何成員皆可從電腦上隨時擷取有關營運之即時、正確資訊,以縮短決策時間 (3) 使用 ERP 系統後,平時的會計工作,仍需以日記簿來記錄交易分錄的需要,並採由人工方式過帳至分類帳 (4) 期末會計工作,有些調整分錄是每期重覆發生,可由系統定期重覆自動執行,而會計人員僅需輸入部分之調整分錄的資料
(195) |
| (1) | 14 |
| (2) | 123 |
| (3) | 1234 |
| (4) | I don't know |
| (5) | 23 |
( ) | 26.在 ETL(萃取、轉換、載入)的過程中,由於來源資料品質的因素,哪一個部份是最繁重的一部份
(40) |
| (1) | 資料萃取 |
| (2) | 轉換 |
| (3) | 載入 |
| (4) | 以上皆是 |
| (5) | I don't know |
( ) | 27.資料立方體的基本組成元件中,在組成維度方面,不包括下列哪一個
(78) |
| (1) | 維度表的組成屬性 |
| (2) | 維度對應關係 |
| (3) | 維度與事實的對應關係 |
| (4) | I don't know |
| (5) | 維度表 |
( ) | 28.在供應商供應績效架構中,可包含品質與交期、技術二個向度,下列哪一個指標不屬於技術向度
(176) |
| (1) | 製造能力 |
| (2) | 機器設備 |
| (3) | 交貨率 |
| (4) | I don't know |
| (5) | 技術配合能力 |
( ) | 29.運用投資報酬率(ROI)來評估 BI 成效的步驟中,不包含下列那一項目
(281) |
| (1) | 確認 BI 專案目標 |
| (2) | 專案一致化 |
| (3) | 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
| (4) | 辨識成本及收益項目 |
| (5) | I don't know |
( ) | 30.在建構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中的財務構面衡量指標時,通常是以財務觀點找出一些財務衡量,例如「淨利(Net Profit)」,其定義就是從營收扣除所有費用和稅金後的利潤,也是公司獲利程度的一個衡量指標,關於淨利這一個衡量指標的歸屬類別,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描述
(11) |
| (1) | I don't know |
| (2) | 對於任何企業組織而言淨利一定是關鍵結果指標(Key Result Indicators, KRIs) |
| (3) | 對於任何企業組織而言淨利一定是績效指標(Performance Indicators, PIs) |
| (4) | 對於任何企業組織而言淨利一定是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
| (5) | 對於某些公司而言淨利很可能是一個 KPI,對其他公司來說淨利有可能是一個儀表板中的 KRI,當然它也有可能是眾多 PIs 中的一個 |
( ) | 31.在建構 ETL(萃取、轉換、載入)系統時,資料處理流程各步驟的順序為 (1) 資料清理 (2) 資料一致化 (3) 資料萃取 (4) 資料交付
(93) |
| (1) | I don't know |
| (2) | 1234 |
| (3) | 3214 |
| (4) | 3124 |
| (5) | 2134 |
( ) | 32.在一定期間內,成功完成訂單達交的銷售訂單總量與該企業所有銷售訂單總量的比例,此定義是指下列哪一種 KPI
(142) |
| (1) | 未交貨訂單總值 |
| (2) | I don't know |
| (3) | 訂單項目達交率 |
| (4) | 完美訂單達交率 |
| (5) | 訂單達交率 |
( ) | 33.下列哪些重要的採購績效指標構面是屬於採購部門能確保採購品能準時交貨並能正確無誤地處理每一張訂單與採購資料而被採用 (1) 降低採購成本 (2) 尋求最佳價格 (3) 人力資源招募需求(4) 正確的處理訂單 (5) 資訊系統建構需求 (6) 保持良好供應商關係 (7) 滿足顧客需求 (8) 準時交貨 (9) 品質符合要求的採購品
(168) |
| (1) | 26 |
| (2) | 79 |
| (3) | 48 |
| (4) | I don't know |
| (5) | 135 |
( ) | 34.公司在某一市場中,可藉由某些優異構面的表現而獲得顧客的青睞,最終取得顧客訂單的構面,以上所述指的是
(226) |
| (1) | 獲取訂單構面 |
| (2) | 總競爭構面 |
| (3) | 公司市場位階構面 |
| (4) | I don't know |
| (5) | 符合資格構面 |
( ) | 35.人力資源績效指標「人員補缺平均工作天數」可以用人力資源哪一項的效率來表現
(254) |
| (1) | 訓練發展 |
| (2) | 薪資福利 |
| (3) | I don't know |
| (4) | 招募與任用 |
| (5) | 績效管理 |
( ) | 36.根據 Eckerson(2003)的定義,商業智慧(BI)系統的組成架構不包括
(5) |
| (1) | 資訊分析環境 |
| (2) | 技術團隊與企業使用者 |
| (3) | 以上皆是 |
| (4) | I don't know |
| (5) | 資料倉儲環境 |
( ) | 37.公司常使用何種觀念,以進行其資源之配置與使用,達到管理細緻化的要求,亦即一單位內有許多更小的單位(或生產線),每一小單位有其獨特的作業策略,以指導其生產資源之使用,讓生產規劃與控制可以更細緻化
(227) |
| (1) | 廠內廠 |
| (2) | I don't know |
| (3) | 產能 |
| (4) | 市場行銷 |
| (5) | 策略 |
( ) | 38.下列哪一個線上即時報表分析動作指的是我們要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維度資料模型建立關係,以用來比較兩個不同模型裡面的資料
(83) |
| (1) | Drill-Across |
| (2) | Roll-Over |
| (3) | Slice-Down |
| (4) | I don't know |
| (5) | Slice-and-Dice |
( ) | 39.下列選項中有關商業智慧(BI)系統的建構方式何者錯誤
(64) |
| (1) | 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別完成,僅為公司內某單位先建構一個小的獨立的 BI 系統,稱為資料超市(Data Mart)系統的建構方式 |
| (2) | 資料超市(Data Mart)系統的建構方式因為工程浩大,很耗時間,以致於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因此企業容易失去熱忱,最後猶豫不決終告失敗 |
| (3) | 使用資料倉儲系統的建構方式須使用資料倉儲匯流排架構(Data Warehouse Bus Architecture) |
| (4) | I don't know |
| (5) | 利用集中規劃觀點建構全公司的 BI 系統,將企業所需要的全部資料先蒐集與整合到一套系統上,再將資料分部門派送到較小的資料超市(Data Mart)供主管查詢,稱為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s)系統的建構方式 |
( ) | 40.在請購的績效指標架構中庫存績效是一個重要向度,其中庫存週轉率低則代表績效不佳,也容易造成呆滯物料,呆滯物料是指物料存量多,超過需求的耗用量,至於為何會產生呆滯物料,其原因約可分為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二種,下列哪一項屬於內部原因
(175) |
| (1) | 顧客退貨 |
| (2) | 客戶取消已經下訂的訂單 |
| (3) | 客戶更改訂單 |
| (4) | I don't know |
| (5) | 剩餘的試驗材料或生產材料 |
( ) | 41.下列何者不是償還能力分析之 KPI
(210) |
| (1) | I don't know |
| (2) | 營運資金 |
| (3) | 流動比率 |
| (4) | 毛利率 |
| (5) | 利息保障倍數 |
( ) | 42.在實務上維度模型使用代理鍵有很多利益,包含下列哪些選項 (1) 查詢效率(Performance) (2)整合不同來源系統的自然鍵 (3) 提供穩定的鍵值 (4) 可以追蹤維度屬性值的變動 (5) 可以不用使用外來鍵 (6) 資料表可以不用進行正規化分析 (7) 資料表可以不用進行反正規化分析
(62) |
| (1) | I don't know |
| (2) | 1267 |
| (3) | 1234 |
| (4) | 1256 |
| (5) | 34567 |
( ) | 43.要能因應市場對樣式與種類的改變,公司須有較競爭者更快速發展新產品並將其導入生產線量產的能力,以上所述為下列何作業策略之競爭構面
(223) |
| (1) | 交貨時間變異 |
| (2) | 能調整公司內部資源而依顧客需求量改變而改變的能力 |
| (3) | 彈性與新產品引入市場的速度 |
| (4) | I don't know |
| (5) | 交貨速度 |
( ) | 44.下列何者不是作為衡量 BI 成效的方式
(272) |
| (1) | BI 系統連線數 |
| (2) | 企業投注在 BI 的花費 |
| (3) | I don't know |
| (4) | 使用者數 |
| (5) | 投資報酬率 |
( ) | 45.下列哪一選項是企業在採購時的需求與目的
(157) |
| (1) | 滿足人事需求 |
| (2) | 降低採購成本 |
| (3) | 減少與企業其他部門溝通合作 |
| (4) | 建立並發展與消費者或客戶的互信與短期合作關係 |
| (5) | I don't know |
( ) | 46.在 ETL(萃取、轉換、載入)資料萃取(Extract)步驟中,當初始資料載入完成後,捕獲來源系統中的資料變化立即變成非常重要的任務,對於一個資料倉儲的成功至關重要,資料內容的維護則依賴增量載入的過程,而在增量載入的過程中,下列一種監測來源資料變化的方法最為可信,但不一定最有效率
(100) |
| (1) | 初始和新增載入 |
| (2) | I don't know |
| (3) | 審計欄 |
| (4) | 按時萃取 |
| (5) | 排除處理 |
( ) | 47.商業智慧(BI)系統專案的執行與一般資訊系統開發的過程類似,在 BI 專案生命週期裡,包含了以下的五個步驟 (1) 系統導入階段 (2) 評估階段 (3) 規劃階段 (4) 系統設計與建構階段 (5) 專案分析階段,請問它們的先後順序為
(25) |
| (1) | I don't know |
| (2) | 12345 |
| (3) | 23541 |
| (4) | 23451 |
| (5) | 23145 |
( ) | 48.關於應收帳款管理模組有關之作業性 KPI 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 |
| (1) | 主要顧客退貨比率指標是屬於平衡計分卡中的內部流程 |
| (2) | I don't know |
| (3) | 主要顧客退貨比率指標是屬於平衡計分卡中的學習與成長構面 |
| (4) | 主要顧客退貨比率 = 主要顧客退貨次數 / 主要顧客訂單總數,因此,當主要顧客訂單總數越多,主要顧客退貨次數越少,則主要顧客退貨比率越低 |
| (5) | 主要顧客退貨比率 = 主要顧客退貨次數 / 主要顧客訂單總數,因此,當主要顧客訂單總數越多,主要顧客退貨次數越少,則主要顧客退貨比率越高 |
( ) | 49.下列何指標在分析工作中心所接受的數量中有多少比率最後有被確認
(238) |
| (1) | 作業相對目標與實際排程平均偏差 |
| (2) | 實際數量偏差百分比 |
| (3) | I don't know |
| (4) | 平均工單完工時間偏差 |
| (5) | 作業實際前置時間與目標前置時間比值 |
( ) | 50.ETL(萃取、轉換、載入)的各個步驟於資料倉儲架構中之何處進行
(95) |
| (1) | 來源系統 |
| (2) | 資料集結區 |
| (3) | 展示區 |
| (4) | 客戶端 |
| (5) | I don't know |
( ) | 51.學者 David Parmenter(2007)主張必須是 24/7 全時監控或者每天監控的是
(24) |
| (1) | KPI |
| (2) | PI |
| (3) | SCI |
| (4) | I don't know |
| (5) | KRI |
( ) | 52.在某些市場,公司有能力比其競爭者更快速的交貨至為重要;為了能於此市場競爭,公司必須有能力掌控生產步驟之時間,並縮短其接單至交貨至顧客之時間,以上所述為下列何作業策略之競爭構面
(222) |
| (1) | 交貨時間變異 |
| (2) | 能調整公司內部資源而依顧客需求量改變而改變的能力 |
| (3) | I don't know |
| (4) | 品質 |
| (5) | 交貨速度 |
( ) | 53.下列關於一致化維度(Conformed Dimension)之敘述何者錯誤
(113) |
| (1) | I don't know |
| (2) | 一致化維度對每個被關連的事實表來說都是相同的 |
| (3) | 建置一致化維度需要標準化、比對(去重複)、篩選三個步驟 |
| (4) | 一致化維度必須是集中管理的物件 |
| (5) | 一個好的一致化維度常需要融合多個新欄位表及資料編碼方式 |
( ) | 54.企業的採購相關活動除了請購之外,還包含下列哪些不同流程與階段 (1) 內稽內控 (2) 採購(3) 送貨 (4) 行銷 (5) 驗貨 (6) 收貨
(171) |
| (1) | 135 |
| (2) | I don't know |
| (3) | 1234 |
| (4) | 2356 |
| (5) | 246 |
( ) | 55.衡量 ERP 系統導入成功與否的一項構面為系統使用,即組織使用 ERP 系統的程度,關於 ERP財務模組(FI)有關之作業性中的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指標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213) |
| (1) |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指標是屬於平衡計分卡中的學習與成長構面 |
| (2) |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指標是指當期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長度 |
| (3) |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指標是屬於平衡計分卡中的財務構面 |
| (4) | ERP 系統故障停機時間指標是屬於平衡計分卡中的顧客構面 |
| (5) | I don't know |
( ) | 56.下列哪一個分析方方法是屬於資料探勘領域中一個重要議題,其基本概念為從大量交易資料中挖掘出項目(Item)之間有價值的相關性,探索資料項目之間彼此蘊含的關係
(289) |
| (1) | 決策樹分類技術 |
| (2) | I don't know |
| (3) | 關聯規則分析 |
| (4) | 貝氏分類分析 |
| (5) | 協同過濾推薦分析 |
( ) | 57.平面座標上有四個資料點是 QXO 公司將客戶資料整理後的的呈現方式,分別為 A(0,0)、B(1,0)、C(2,1)、D(1,2)、E(1,1),請計算資料點 B 與 D 的歐基里德距離(Euclidean Distance)
(286) |
| (1) | 3 |
| (2) | 4 |
| (3) | I don't know |
| (4) | 1 |
| (5) | 2 |
( ) | 58.「改善對顧客的瞭解」是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哪一個構面的績效指標
(14) |
| (1) | 內部流程 |
| (2) | 學習與成長 |
| (3) | 工程技術 |
| (4) | I don't know |
| (5) | 顧客 |
( ) | 59.顧客終身價值分析指標公式為[ (該顧客所帶來的收益) / (獲取或保留該顧客所花費的成本) ] *100%,請問當獲取或保留該顧客所花費的成本不變,且該顧客所帶來的收益如果越大,則表示
(139) |
| (1) | 顧客終身價值不變 |
| (2) | 顧客終身價值無法估計 |
| (3) | I don't know |
| (4) | 顧客終身價值越高 |
| (5) | 顧客終身價值越低 |
( ) | 60.建構 ETL(萃取、轉換、載入)系統時會在架構設計階段中設計資料集結區,ETL 小組必須估算整個資料儲存所需的容量,並提供什麼給資料庫管理員和系統管理員進行集結區的空間分配
(96) |
| (1) | I don't know |
| (2) | 來源系統追蹤報告 |
| (3) | 集結區規模估算表 |
| (4) | 資料概況分析報告 |
| (5) | 審計維度表 |
( ) | 61.整體而言,在商業智慧(BI)專案分析階段中可以運用雛形系統(Application Prototyping)的建構來展示完整系統所具備的分析能力,雛形系統是一種視覺溝通工具,一般會有各種不同功能的雛形系統,請問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內
(39) |
| (1) | 模擬型的雛形系統(Simulation Prototype) |
| (2) | 概念型的雛型系統(Proof-of-Concept Prototype) |
| (3) | I don't know |
| (4) | 示範用的雛形系統(Demo Prototype) |
| (5) | 操作型的雛形系統(Operational Prototype) |
( ) | 62.在設計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各個面向指標前,通常會先進行甚麼規劃
(244) |
| (1) | 績效面談 |
| (2) | 策略地圖 |
| (3) | 年度預算 |
| (4) | 行動計畫 |
| (5) | I don't know |
( ) | 63.學者 Robert S. Kaplan 和 David P. Norton(1992)所提出的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一種策略管理方法,BSC 理論中包含四大構面,除了學習與成長構面之外,其餘構面為下列哪一選項
(12) |
| (1) | 財務構面、顧客構面、內部流程構面 |
| (2) | I don't know |
| (3) | 財務構面、供應商構面、利益關係者構面 |
| (4) | 顧客構面、薪資成長構面、員工生涯規劃構面 |
| (5) | 內部流程構面、資訊系統構面、網路構面 |
( ) | 64.下列何者不是資料倉儲規劃與設計流程「架構設計」步驟之任務
(115) |
| (1) | I don't know |
| (2) | 安全性 |
| (3) | 自動排程 |
| (4) | 文件控管 |
| (5) | 異常處理 |
( ) | 65.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常用來衡量 BI 對企業的整體效益,但其可能因下列何種原因而失效
(271) |
| (1) | 過度依賴工具操作,使得員工喪失計算能力 |
| (2) | 改善的結果往往落於操作層次,並沒有與高層次的目標具一較系統性的對應方式 |
| (3) | 企業主對於 BI 的不支持 |
| (4) | I don't know |
| (5) | 度量方式可能因某種程度的量化本色而定義不正確 |
( ) | 66.在 ETL(萃取、轉換、載入)的最後階段,需擬定一個正式測試計畫。而通常一個完整的測試,包含以下幾種測試,請問下列何者為非
(42) |
| (1) | 單元測試 |
| (2) | 整合測試 |
| (3) | 迴歸測試 |
| (4) | I don't know |
| (5) | 事後測試 |
( ) | 67.採購品交貨率是常見的採購績效指標 ,採購品交貨率 = (收貨數量 / 採購單上的數量) *100%,關於此指標之相關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181) |
| (1) | 通常收貨數量會小於或等於採購單上的數量 |
| (2) | 通常採購單上的數量會小於收貨數量 |
| (3) | I don't know |
| (4) | 採購品交貨率達 100%表示該料尚未到貨完畢 |
| (5) | 採購品交貨率達 50%表示該料已經到貨完畢 |
( ) | 68.提交事實表時如何有效率的載入事實資料 (1) 增加索引 (2) 必要索引 (3) 適當分割 (4) 不做分割 (5) 提供回溯日誌 (6) 省略回溯日誌
(107) |
| (1) | I don't know |
| (2) | 135 |
| (3) | 246 |
| (4) | 236 |
| (5) | 245 |
( ) | 69.整體而言,在商業智慧(BI)專案分析階段中可以運用「來源資料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在「來源資料分析法」裡,會透過下列方式來確保資料品質,請問下列選項中何者並不包括在內
(38) |
| (1) | I don't know |
| (2) | 資料偵錯(Data Archeology) |
| (3) | 資料轉換(Data Transformation) |
| (4) | 資料清理(Data Cleansing) |
| (5) | 資料防誤(Data Enforcement) |
( ) | 70.商業智慧(BI)系統的應用程式通常係指「即時線上分析處理工具(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Tools, OLAP)」,OLAP 具有以下優點,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44) |
| (1) | 以上皆是 |
| (2) | I don't know |
| (3) | 多維度分析 |
| (4) | 簡易方便的瀏覽介面 |
| (5) | 以圖表呈現資料分析結果 |